时间:2020-05-13 来源:互联网 阅读次数: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700亿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5-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在毕业于美国院校的中国高级研究员中,78%留在美国研究机构工作,仅有21%回到中国研究机构工作。该报告还显示,全球吸引人工智能人才的国家中,排名前五的是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共占据了72%的人工智能人才。中国虽然位列前列,但数量上仅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但是,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意味着质量上的价值。中国的顶级人工智能人才仅仅排在第六名,前面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在人才培养上,美国遥遥领先:44%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获得的,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约占11%,其后是英国(6%)、德国(5%)以及加拿大、法国和日本(均为4%)。 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中美差距较大。国外企业ElementAI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AI人才报告》显示,中国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由于国内的创业环境、政府支持和大数据沉淀,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了全球的60%,吸引了较多拥有技术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发展。即便如此,中国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吸引方面仍然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显示,58%的中国高级研究员在美国攻读研究生,35%在中国读研究生,7%在其他国家(澳大利亚和英国)读研究生。 3、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一,校企携手合作,致力于改变高校人才滞后于企业发展的现状;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才也在快速迭代转型,新时代呼唤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放眼全球,各国的人工智能人才都非常稀缺,人工智能公司ElementAI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AI人才报告》指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的数量不断攀升,但顶级人才仍然供不应求。根据中国教育部门测算,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国内的供求比例为1:10,供需比例严重失衡。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补齐人才短板,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其二,企业技术赋能高校研究,助力产学研融合落到实处。例如,百度目前已经形成了囊括师资培训、课程共建、教材出版以及学生赛事等多个维度产学融合生态;腾讯以产业为驱动,将产业人才需求联合高校转化为专业设置,将企业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内容,将企业生产开发过程通过实训项目转化为教学过程;阿里参与的校企合作,则更侧重学术及研究,将真实的业务场景和全球院校的科研实力结合,是阿里校企合作的最大特色。
2、注重人工智能教育师资培养与开发,目前全球共有30万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但只有不到1/3的人才在高校,而其中中国高校界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校企联动发力,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弥补这一缺口。例如,百度自2019年5月起,就已连续举办4期深度学习师资培训班,工业机器人维修,累计培训教师超过400人次,发那科机器人维修,内容涵盖学术交流、课程构建、实验实训、平台应用等教学环节,同时通过高校搭台、企业助力的方式,培养数据型和算力型高校稀缺人才资源。 历史上,中国人才培养偏向于应试教育,其弊端是束缚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这种培养体系下,容易培养出“半人”而非“全人”,对中国的科技领先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虽然,中国现阶段教育体系已经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历史遗留问题仍需要长时间来消化,未来需要重视长期导向的基础型人才,为尖端人才的培养做“储备”。 培养模式是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短板”。清华大学2019年6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排名世界第一。的确,中国采用了“规模性生产”的人才模式,加快了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的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将从基础教育改革开始,依托社会治理的力量逐渐构建形成人工智能教育生态。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