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发那科资讯 > >人工智能时代法治新课题:机器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人工智能时代法治新课题:机器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时间:2020-01-14  来源:互联网  阅读次数:

不论是弱人工智能时代,还是强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对法学和法律实践所造成的变革都已是不争的事实。法学研究对人工智能时代所提出的新课题的回应,将会为未来的司法实践赢得主动权。 关于人工智能和法律,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基辛格在近……

  郑戈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近日发生的“女孩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中,滴滴公司就以保护司机隐私为由,未在第一时间向警方提供车牌、驾驶人信息,机器人维修,致使救援行动延误。更为“讽刺”的是,滴滴一方面拒绝与政府合作披露用户信息,另一方面又偷偷地滥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典型的例子即是前不久因“空姐遇害案”引发争议而下线的顺风车用户标签和车主评价功能。

  但是,由于如今的“社会计算化”主要由商业力量推动和控制,这给政府的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郑戈就指出,传统上人们认为,政府掌握了最充分的个人数据,机器人维修,从出生、入学、就业、婚姻、生育到死亡,但这些数据都是静止的,它并不能生成对一个人动态的行为模式的分析。现在,由于人的大部分线上活动不是在政府平台上进行,而是在搜索引擎、购物平台、社交网络等由私人企业运营的商业平台进行,因此大量的数据实际是掌握在私人企业手里。政府虽然可以在行政、司法和执法的过程中要求企业提供特定的个人数据,但这种要求只能在具体个案中针对特定人物,不能成为可供机器学习的大数据。而且,也可能遭到企业以保护商业秘密或合同关系为由的拒绝。

  这个假设的场景只是人工智能面对法律问题的一个缩影。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类似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将会给法律制度和社会治理带来哪些挑战?现行法治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和应对?近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和律新社协办的“人工智能、国家治理与法治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与会专家们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为我们勾勒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法治世界的图景。

  关于人工智能和法律,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基辛格在近日发表于 《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中曾谈及一个自动驾驶汽车版本的 “电车难题”: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因突发情况,被迫在杀害老人和杀害孩子之间作出选择,它会选择谁?为什么?再进一步思考,www.zr-fanuc.com,如果这辆汽车撞死撞伤了人,谁又该为此负刑事责任?是这辆车,还是这辆车的设计者?

 

 

 



TA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