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7 来源:互联网 阅读次数:
在业内观察人士看来,智能制造聚焦的生产领域,是一次全流程、端到端的转型过程,是从研发、生产、产品、渠道、销售、客户管理等一整条生态链的剧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重新定义、设计自己的研发、生产工艺和供应链系统,实现生产效益、资源利用双提升。但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的作用,政府支持,推动东莞制造实现“弯道超车”。
“海康威视也是做生产安防产品出身,到后来进一步拓展搬运机器人、系统方案机器人板块,也是基于原来企业的产业基因。”在邬盈盈看来,智能制造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前路比较迷茫,大家都在寻找、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企业基因不能变。
三年攻坚,东莞“机器换人”成效显著,不仅越来越多的莞企借此实现了转型升级,还拉动了整个城市的工业投资。据东莞市经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31日,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2698个,总投资约386亿元,新增设备仪器76315台(套),其中莞产设备占17.5%。三年内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50.91%,项目完成后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5倍,相对可减少用工近20万人,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9.43%。
上面的数据还在不断地刷新中,这些企业也仅是东莞新一轮技术改造的缩影。2014年以来,东莞率先推出“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东莞制造2025”“融资租赁”等系列技改政策,缓解“用工难、用工贵”难题,全力支持东莞企业提升技术和产业水平。
记者在连日调研中发现,在市场需求的呼唤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转型至智能装备产业链的上下游,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机器人产业版图。据东莞机器人产业协会统计,东莞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从2012年的100家达到今天的400多家,实现年度工业总产值约260亿元,机器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机器换人”热度持续上升 我国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9万台,同比增长14%。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1%。预计未来十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2%左右;今年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或在33万台左右。
1、“机器换人”热度持续上升
在传统人口红利不断减弱的情况下,机器人背后所带来的高效率、低成本、品质稳定,不仅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立足于行业前沿的重要抓手,而且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确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踊跃“试水”自动化改造。
位于东城温塘工业区的劲胜智能在打磨车间投入了50台机器人,人力成本大大降低,产品品质基本达到华为等品牌手机生产商的标准;在距离劲胜智能仅有几公里的大忠电子,在经过自动化改造后,工人的平均产能从以前的几万件/月提升至如今的十几万件/月;同是为华为提供手机配套服务的五株科技,先后投入了3.5亿元用于机器换人,使企业的产值提高了30%……
除满足长盈精密的需求外,天机机器人也对外销售。天机机器人副总经理莫卓亚提到,天机机器人目前每月产能为120台,有70台自用,50台外销。到2020年,天机机器人的产能将达到年产万台的规模。
邬盈盈是海康机器人的事业部技术总监,带着这套物流自动化方案从杭州来到东莞,在东莞创新论坛暨松山湖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产品宣讲的几个小时里,很多莞企对此非常感兴趣,并提出合作的意向。
在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看来,许多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路径选择、重点改造方向、实施策略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惑和误区。目前大家普遍重视智能制造的技术特征,而忽视了智能制造出现最基本的驱动力。事实上,机器人维修,整个工业运作模式转化,要求企业不仅仅需要软件、技术装备,更需要企业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进行深刻的变革。
从长盈精密和安川电机的联姻可瞥见“东莞智造”未来发展的路径之一。随着近几年“机器换人”的推进,子锐机器人维修,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选择转型到“智能制造”,一大批企业依靠转型重焕生机。
在上个月底,FANUC机器人维修,威力固相关负责人刘永还专门到宁波调研、取经,希望将优秀的宁波智造经验带回东莞,并应用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刘永告诉记者:“威力固的设立源于承载五株科技庞大的设备生产的需求,同时威力固也对外销售。由于企业刚刚成立不久,其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劲胜智能在今年首次获得智能制造服务业务订单,金额960万元,转型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迈出重要一步。东莞中创智能制造系统有限公司(劲胜精密旗下公司)总经理黄河对记者表示,首笔订单没有想过赚钱,主要是树立标杆,推广智能制造项目。
天机机器人的创新模式在机器人领域并非孤案。另一手机结构部件生产企业劲胜智能在两年前走上了与长盈精密相似的路径——收购下游企业精雕机设备制造商创世纪。在实现收购案后,劲胜智能不仅顺利进入高端制造领域实现华丽转型,而且借此扭亏为盈,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根据劲胜智能年报显示,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13亿元至4.21亿元,同比增长417.13%至427.15%。劲胜智能方面透露,这亮眼的成绩主要就是得益于创世纪产品放量和金属结构件产能释放。
凭着在机器人领域扎根十多年的经验,邬盈盈观察到智能制造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而是根据行业的特性,一整条生态链的剧变。而从硬件、软件到方案,这对企业均有很严苛的要求,单靠企业全面铺开还是存在难度的。“我建议,在如今的智能制造的发展阶段,以单个项目为例子,协同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为项目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海康机器人也为京东新建成的“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提供软硬件服务。
牵一发而动全身,“机器换人”的强烈需求触发了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的销量迸发式地增长。记者从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了解到,发那科机器人维修,一些莞企想采购国外的品牌,却已经出现断货的现象。“其火热的程度可见一斑!”协会会长蒋仕龙说道:“这意味着‘机器换人’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地释放。”
拓斯达是一家专注于机械手生产的智能装备企业。在工业机器人席卷而至的浪潮中,企业抓住“智能制造”的风口,不仅成功从新三板逆袭至主板,而且规模和效益翻番,产品线进一步衍生和发展。仅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9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899万元,同比增长187%。
企业董事会秘书徐正光介绍,平均每个机器人可取代3至4名作业人员。据记者了解,到2017年底,长盈精密将有2800个机器人上岗作业,其中2000个机器人是ABB、发那科等机器人龙头企业的产品,还有800个则产自于长盈精密和安川电子的“亲生子”天机机器人。
2、标准化机器设备难以满足生产型企业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为保证TR8的质量,天机机器人共享安川电机在全球的供应链系统,小到螺丝钉,大到核心零部件,均是引进专业、严格的品质管理规范确保产品质量。而TR8机器人的市场价格低于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库卡和安川)同类性能的产品近三成,有明显的优势。
记者在位于松山湖的长盈精密的生产车间,已经看不到人头攒动的工人生产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形态各异的机械手、机床、AGV小车在不停地运作。长盈精密车间里的机器设备在不停闪烁着绿灯,为数不多的操作人员通过显示屏给机器下命令完成各项生产作业,这透露出企业已经逐渐迈向“东莞智造”的全新时代气息。
东莞天机机器人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装配六轴工业机器人TR8。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与天机机器人、创世纪发展路径相似的还有设备制造商威力固。谈起威力固的“诞生”,与生产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电路板五株科技密切相关,原来威力固是五株科技成立的专营机械设备生产的子公司。
可见,补齐硬件、软件、生态短板,构建市场需求拉动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还有一条漫长的道路。
上一篇:东莞机器人企业寻求新增长点